返回

大地芬芳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十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文革”一开始,于亚男就知道自己不可能置身于运动之外。县城里的造反派分成了两派,都宣称自己是最忠于领袖、最正宗的左派,对敌人斗争最坚决、最不留情,于是,每开批斗大会,都会争着把于亚男拉去作为斗争对象。但是,无论哪派都无法证实他们的胜利,因为于亚男始终不肯认罪。在威胁、恫吓、逼迫和拳脚相加面前,这个瘦小伛偻的老太婆一次次倔强地抬起头来,举着她那张疤痕累累的脸,反复地说着那句话:“我不是国民党特务,你们胡说。”

    新成立的县革命委员会亦不甘落后,组建专案组进行了大量的内查外调工作,不仅从原省监察委员会调来了于亚男的案卷,还把蔡如廉作为证人押送到了萸江。为了斗倒于亚男,县革委在河洲里召开了有各派组织参加的万人批斗大会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,于亚男站在台上,既使被反绑了胳膊,脖子上挂着“国民党特务”的牌子,也感到了这个春天里少有的心旷神怡。她的目光越过人头攒动的会场,远眺着悠悠东去的资江,对自己的处境漠不关心。蔡如廉被拖上台,站在她的左侧,她丝毫不感到意外,只拿眼角余光不经意地瞟了一下。蔡如廉的龙钟老态几乎令她难以相认,向来注意外表的他衣衫褴褛邋里邋遢,没有衣冠和风度的掩饰,他的怯懦一经暴露便成了令人厌恶的卑琐。她极目远方,让明净的天空、雄秀的山峦和亮丽的阳光美化自己的眼界。无论是嘈杂的高音喇叭声还是喧嚣的口号声,她都充耳未闻。后来被人按下了头颅,她仍神游八方,思通万里,直到造反派勒令蔡如廉与她当面对证,才稍稍把心思收了回来。

    “蔡如廉,大革命失败那年,你是不是暗中介绍于亚男加入了国民党特务组织?”造反派喝问。“是。”蔡如廉战战兢兢,头垂得几乎抵着膝盖。“是不是又派她打入共产党游击队当了队长?”造反派又问。“是。”蔡如廉声如蚊鸣……面对一系列指控,于亚男嘴角滑过一抹轻蔑的微笑。当造反派厉声叱问她是否认罪时,她沉着地向那个翘首以待的麦克风跨近了一步。“一派胡言!”她的声音并不大,但一字一顿,经喇叭放大之后,便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撞击了所有人的耳鼓。会场沉寂下来,人们面面相觑,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……但顷刻之间,这沉寂便被爆发的口号湮没了。“于亚男不投降,就叫她灭亡!”造反派们喊得声嘶力竭。口号甫止,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跳上台去,指责会议主持人:“你们怎么让阶级敌人如此猖狂?怎么不剥掉她的外衣、打掉她的气焰?!”说罢窜到于亚男跟前,抓住她的衣领奋力一撕,往下一扒。她的这件灰色列宁装上衣已是补巴叠补巴,破旧不堪,它连同里面的衬衣,被轻易地撕开了。裂帛声响过之后,她的瘦削的右肩,她突起的锁骨,她的洁白的胸脯,全都裸露出来。会场里呀地一声惊呼,接着一阵小小骚动。她没有惊慌,也没感到羞耻,她稍稍往下一瞟,第一次看到了自己暴露在阳光下的身体。她没料到自己这么干瘦,两只从未哺育过的乳房像两朵枯萎的花紧贴在瘦骨棱棱的胸脯上。她缓缓抬起头,平静地说:“你们看吧,你们的姐妹,你们的母亲,都是这个样子。”在她的身旁,蔡如廉捂住了面孔,虾公般弯曲的身子打摆子般颤抖起来……

    批斗大会没法往下开了,造反派们给她松了绑,一面喝令她掩上怀,一面高呼时髦的口号,将她和蔡如廉一同押上去监狱的卡车。卡车摇摇晃晃地驶过萸江上新修的公路桥,萸江中学的校舍在她的眼里一晃而过。她盯了蔡如廉一眼,蔡如廉无法忍受,背过身去。

    到了监狱,下了车,他们分开回各自的牢房时,蔡如廉突然不顾一切地冲她扬起双手,怆然叫道:“秀英!你原谅我吧,我是屈打成招呀!”但是她不理睬他,她可以原谅他的懦弱,可以原谅他的卑琐,也可以原谅他的屈打成招,但她不原谅他对信仰的背叛,永远也不。

    深夜,她裹着一条毯子,倚着女牢的墙正欲入睡,监狱过道里一阵异常慌乱的脚步声惊醒了她。隔着铁窗一瞧,几个看管人员抬着一具尸体匆匆走过。那尸体的脖子上,还悬着一根带子,一甩一摆宛若一条蛇。一个看管过来,喝令犯人都回铺睡觉,不许观看。她趁机问发生了什么事。看管不耐烦地说,那个在国民党和共产党手里都当过县长的蔡如廉自绝于人民,把自己吊死在铁窗上了。她回到铺上,搂着毯子,泪水忽然就流了下来。不知是为蔡如廉的可悲下场,还是为她与他曾有过的极其短暂的恩爱,如此刚强的她,泪流潸然……

    或许因为批斗她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,造反派再也没有斗过她。关押了三个多月后,专案组的人向她宣布了县革委的处理决定:一,即日起开除她的党籍;二,恢复原来的姓名陈秀英,不许她再以于亚男的名义欺骗党;三,立即遣送新成立的青龙山“五·七”干校强迫劳动改造,以观后效。至于是否认定她是国民党特务,县革委没有说。

    于是在这个炎热的夏天,于亚男——现在该称她陈秀英了——来到了她曾打过游击的青龙山。“五·七”干校由一个废弃的劳改林场改建而成,来此的人大多是县直机关“

第四十章(1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